丹麦队的心态是如何被澳大利亚队的防守搞崩的?

卡塔尔世界杯小组赛,D组末轮。卫冕冠军两战积6分,出线高枕无忧,遂在与突尼斯的比赛中几乎寄出全替补,让主力队员休养。

澳大利亚积3分,由于突尼斯很难大胜法国,所以他们只需和丹麦打平基本确保出线,后者则是只积1分,必须取胜才能出线。因此,在同时开打的情况下,澳大利亚和丹麦的生死局会更激烈,更有看头。

论世界排名、脚下功夫、球队综合实力,丹麦均优于澳洲袋鼠,在90分钟的血战中,更看好丹麦无疑是多数人的选择。可实际情况是,在扛住丹麦人上半场两边路的冲击后,澳大利亚人充分结合自身特点布置防守,直接把丹麦人的心态守崩了。

这是一场教科书般的防守胜利。

丹麦队开场攻得很凶,把节奏带得很快,他们想尽早进球,掌握胜利主动权。主要的进攻套路有二。一是两翼齐飞,下底传低平球到中路。二是后场斜长传找边路身后球。

总的说来,就是围绕边路做文章,尤其是右路突击非常频繁,澳大利亚左后卫贝西奇一度被针对得很狼狈。

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面对凶猛的边路突击,澳大利亚的防守站位多数时候是4-4-2,有时会因为人盯人显得像4-3-3。

他们守得并不保守,主教练的战术部署明显不安于以0:0收场,而是在做好防守的基础上伺机反击,等进球机会。

最开始澳大利亚只有禁区中路的防守靠谱,看起来丹麦两边路只要多突破几次,袋鼠军团的中路失守只是时间问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丹麦队得势不得分,澳大利亚在中场向上逼抢拦截到传球的次数开始增多。

抢下球后,他们踢得很简洁,前方有空间就朝前带,前面靠近丹麦后防线就来一脚纵向起球转移。虽然球被克里斯滕森等人反断的次数不少,但让丹麦由后场降速慢悠悠向前重新推进,澳大利亚保证了皮球不长时间停留在自己的禁区附近,他们可以有条不紊的组织全队的防守站位。

在上半场临近结束的时候,一个趋势已经逐渐显现:

丹麦队越来越多的尝试长传到前场边路以避免中场地面传导时澳大利亚人的绞斗。他们确实可以靠边路球员将球推进到很深的位置,但射门前的最后几脚传和带总是处理得不好,技术还是不够细腻,且总是踢低平球到禁区中路,多次被澳大利亚人密集的防守解围。

看至此,我不禁有两个疑问:

1.丹麦为什么边路打穿后,只踢贴地球传中而不尝试起高球?

2.迟迟得势不得分,中路推进越来越困难,丹麦会不会有可能突然比分落后?

下半场一上来,澳大利亚加强了边路人数的堆积,丹麦的突破开始吃力。走中路依旧不讨好,澳大利亚的逼抢拦截强度在线,丹麦人多尝试几次便发现中路根本推进不了。

他们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从边路走,可澳大利亚10个人已编织出一张密不透风的蜘蛛网,还是4-4-2的站位,强在每个人的防守覆盖面都很广,遇高空球的争顶更是占尽优势。

丹麦人久攻不下,却又必须先进球多进球才能拿3分,他们只能压上,而后防线四个人的间距一直很大,上半场就被澳大利亚人瞄准这些间隙插上接身后球,只是那会丹麦人体力还够充沛,注意力还在,防守队员一个加速就跟过来抢断或解围。

但攻方不进球很难90分钟保持专注,于是在第60分钟,澳大利亚人后场抢断后发动快速反击,7号莱基得到一对一丹麦后卫梅勒的机会,他颇为冷静地带球两次变向,让梅勒找不着北,衔接上一脚奔球门远角的低射,小舒梅切尔俯身扑救无法碰到球,取得领先的澳大利亚一只脚已跨进1/8决赛。

丹麦人中路无法推进,边路也逐渐一对一无法突破,于是他们比上半场末段更频繁地起球传边路,企图绕过中场直接到前场,打澳大利亚人身后,再通过边路队员吸引防守人过来后传中找机会。

可是边路队员在速度和体力上逐渐不占优,他们开始屡次过不了防守人,也就无法让中路队友有大的空间后再传中,而澳大利亚人对禁区中路的保护全场都很稳,后期还上了五后卫,丹麦几个人对中路争顶的一群澳大利亚人确实明显处于劣势,越争顶越失去信心。

如此僵局,只能来几脚远射试运气了,但澳大利亚人都有正面堵枪眼的决心,数次让门将见不到球,这还让丹麦如何谈得上扳平甚至反超比分呢?

在伤停补时还有差不多5分钟的时候,丹麦人控着球但已经不知道怎样能进球,他们对澳大利亚人的防守没法,行至此,比赛胜负已经交代了。

收看更多体育评论,关注我的公众号:老张侃球

TAG标签

回到顶部